咨询热线 : 0537-5655599    15689773940(微信同步) 欢迎光临【孔氏中医特效验方网】
当前位置: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咳喘
  详情内容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咳喘
关键词:小儿咳喘,中医治疗,辨证治疗   添加时间:2010/6/23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脾失健运,水谷不能生化精微,反酿成疾,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达而咳喘,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也可因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肺脾不足,因外感咳喘,日久不愈,可耗伤气阴,出现肺虚咳喘或阴虚咳喘。内伤咳喘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应。阴津亏耗咳喘则属虚,或虚中夹实。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喘为其证候特征。

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1)肺虚咳喘

  咳喘经久,咳而无力,痰液稀少,语声低微,面色白,动则气短,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2)痰湿蕴肺

  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纳少,痰多色白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

3)痰热郁肺

  咳喘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阴虚咳喘

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肺乃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皮毛,一旦感受外邪,则肺先受病。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影响及肺,引起肺宣发肃降失常,肺气不利而致咳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以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等,亦为后世以脏腑辨证治疗咳喘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两点:

1、脾为根,肺为因
    由于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理法方药自有其异于成人的规律性。针对小儿而言,强调外感六淫之邪犯肺,子盗母气,日久影响脾胃;且小儿脾常不足,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壅阻气道,肺失宣肃,引发咳喘,致使咳喘频频,喉间痰声漉漉,不能自行咳出,痰无出路,故缠绵难愈。又因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比成年人多,脾胃运化功能的负担加重,而其行为能力较差,寒暖、饮食不能自调,常常造成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疾病。如喂养方法不当,饮食过量或不足;或嗜食过凉、过辣、过甜之食品;或盲目补充营养,膏粱厚味太过;或恣意娇惯,生冷无度;或先天禀赋不足;或诊治有误,药物不当等,均可导致脾胃虚弱,痰湿内生,上犯肺系而咳喘。久咳久喘导致肺虚,亦可波及于脾。

中医专家孔教授提醒:小儿咳喘的治疗与善后过程中,脾为根,肺为因,饮食调理不容轻视。需注意节制饮食,忌偏嗜甜腻之食,因其可致中满,酿生痰液,影响脾之运化,致气机不利而使咳喘日久不愈。

2、治痰之源,寒温并用   

  治咳者祛痰为先,痰去则咳自平,善治痰者治其生痰之源,故辨痰之寒热、性状、痰量对于治疗咳喘甚为关键。脾为生痰之源,故咳喘的治疗,调理脾胃意义重大。小儿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夹杂泡沫多为外感风寒,治宜宣肺为主;痰黏稠多为寒热夹杂,治宜清热和解为主;痰结块状为肺肾阴虚,阴液煎熬所致,治宜润肺生津;痰稀多为外感寒邪,内有痰饮,当以温药治之;痰黄属热,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治疗黄痰时要注意,有一分黄痰即有一分热邪,祛邪务尽,一般需待痰色完全转白后方可易敛肺止咳之剂,以免留邪为患。 

中医认为:小儿咳喘其病位在肺,与脾脏亦息息相关。病理产物为痰,病理机制为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脾失运化,痰湿内生,上壅于肺,肺气被遏,宣畅功能失调。且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易从火化,病变常寒热错杂,变化无常,治疗颇为棘手。

临床常见此类患儿,应用抗生素、解痉止咳等药物治疗而咳喘未止,应用清热解毒合化痰止咳中药或解表散寒合清热解毒中药也难以收效。皆因此阶段的病证多是寒热之邪共同作用的结果,论治上应寒热药同用,并注重脾胃的调理,才是对症的治法。而寒热并用法不同于在温热类方剂中加入少量寒药,或在寒凉方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的反佐法。而是根据寒热同病的病机,采用针对寒、热病邪,辨别病邪所在不同部位,选择适当的药物同用,组成寒温并用的方剂,是专治寒热错杂证的一种治法。

上一篇HyperLink
下一篇HyperLink

7*24小时客服电话

0537-5655599

15689773940(微信)

联系方式
15689773940(微信同步)0537-5655599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后作街3号
地址:长春市南关区自强南街10号孔氏圣德堂
【孔氏中医特效验方网】 Copyright © 2017 fb120.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肺病网
本网站以宏扬传统中医文化,解除患者病痛为己任,验方所用药物配方科学;经临床验证,疗效奇特,愈后不易复发.
友情链接: 孔氏圣德堂肥厚性心肌病肺心病神经纤维瘤重症肌无力孔氏圣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