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脓肿的发病原理与病因有密切关系,一般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阿米巴肺脓肿四种。
1、吸入性肺脓肿 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当患者有意识障碍时,或由于受寒、极度疲劳等诱因,全身免疫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下降等,可使吸入的病原菌致病;还可由于患鼻窦炎、牙槽脓肿等脓性分泌物增多而被吸入致病。仰卧位时,好发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坐位易发下叶后基底段。右侧位,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形成的腋亚段。
2、继发性肺脓肿 某些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支气管异物气道阻塞,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如膈下脓肿,肾周脓肿,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好发右肝顶部,穿破膈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脓肿。
3、血源性肺脓肿 因痈、疖、骨髓炎、皮肤外伤感染等导致的败血症,菌栓经血播散至肺引起血源性肺脓肿。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及链球菌为常见。
4、阿米巴肺脓肿 阿米巴肺脓肿多继发于阿米巴肝脓肿。由于肝脓肿好发于肝右叶的顶部,易穿破膈肌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肺脓肿。
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源泉。如《素问•五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神农本草经•序例》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食物亦有辛甘酸苦咸之味、寒热温凉之性,因此中医认为食药同源,也可治疗疾病。
孔教授提示:肺脓肿患者宜食的十大食物
薏仁米:
能清热排脓。古代《梅师集验方》、《范汪方》、《济生方》等文献中均有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血的记载。民间有用生薏仁米200克,同猪肺1个,加水煮熟随意吃的经验。
蕺菜:
其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对肺脓疡有特效。《食物中药与便方》中就介绍:“肺痈吐脓痰:鲜草洗净,炒作菜吃。”据国内多家医学杂志报道证实:蕺菜适宜肺脓疡之人食用。每天用蕺菜50-100克,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煎沸后即饮汤,经5例肺脓疡服用,最短者1周,脓疡即吸收,一般均于2周完全吸收,发热于服用后2-8天下降至正常。
芥菜:
有宣肺豁痰利气排脓作用,芥菜卤也适宜肺脓疡患者食用,民间多有此经验。《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记载:“治肺痈(肺脓疡,肺坏疽):陈芥菜卤(腌芥菜的咸菜卤,埋在地下陈久者)炖温服,每次30-60克。”有显著效果。民间还有用陈腌芥菜卤水煮鸡蛋或花生仁食用的方法,亦颇有效。
大蒜:
是一种广谱抗菌消炎食品,对多种细菌均有杀菌作用。民间有用紫皮蒜头30克,醋60克,蒜头去皮捣烂加醋煮熟,饭后服,每天1次。也有用年久蒜头醋,随意饮服。
茼蒿:
能润肺消痰。《得配本草》称它能“通血脉,除膈中臭气。”肺脓疡热咳痰浓,宜用鲜茼蒿9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分2次饮服。
紫菜:
性寒,味咸,能清肺热,化浓痰,肺痈者宜食。《国药的药理学》中记载:“干嚼之,治肺坏疽的起始吐臭痰者。”《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介绍:“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和为丸,每用6克,1日2-3次,饭后服。”民间还有用紫菜50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洗净切条,和紫菜加水同煮熟后,放食盐少许食用,每天分2-3次食完,连吃1星期。
鲜芦根:
性寒,味甘,有清肺热作用。古方多用以治疗肺痈证,如“苇茎汤”,即是前人治肺痈的名方,其组成即是芦根30克,薏米仁12克,桃仁10克,冬瓜子12克,煎汤,1日2次分服。另外,肺痈,肺脓疡:活水芦根(鲜晶)60克,冬瓜子15克,栝楼仁12克,鱼腥草15克,水煎,1日2-3次代茶饮。
冬瓜仁:
即冬瓜子。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消痈,适宜内脏脓疡,故肺脓疡患者宜食。若与鲜芦根合用煎水喝,更为适宜。
金银花:
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有抗菌消炎作用,肺脓疡患者每日宜用金银花30克,煎水代茶饮。
梨:
性凉,有清热化痰之功效。《食疗本草》认为:“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明·李时珍也指出:“梨润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疮毒。”肺脓疡者多为痰热蕴肺,故宜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