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先天性脊髓神经发育异常所致,轻则失去痛觉,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手指变形;重者颈肋、脊柱裂变,面部神经麻痹,软腭及咽喉肌麻痹,吞咽困难,失音、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给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损伤。但很多患者对于这种疾病不了解,为治疗和护理带来阻碍。
那么脊髓空洞有哪些特点?脊髓空洞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脊髓空洞的异常表现可以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和损伤性质不同,病情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
不同的损伤性质的症状表现:
1、脊髓半切征:损伤平面以不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这是感觉障碍的表现。
2、脊髓前综合征: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侗下胶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这是运动障碍的表现。
3、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多数发生于颈椎管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容积变化,脊髓受皱拇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这是神经障碍的表现。
不同的损伤部位的症状表现:
胸段脊髓空洞表现截瘫,颈段脊髓空洞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仍为痉挛性瘫痪。
脊髓空洞症患者发病后,避免病情严重请勿盲目投医,对症治疗是关键,能根据患者发病和各种症状制定治疗方案的方法,才可以达到好的效果。
脊髓空洞症多发生在哪个年龄段?
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内有空洞形成,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病变。脊髓空洞症通常发病年龄在20—30岁之间,偶可起病于童年或老人,目前从临床观察可以看出,40—50岁的成人发病也有一定的数量。男性得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比女性多。
脊髓空洞症这个病常见吗?脊髓空洞症易察觉出来吗?
脊髓空洞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脊髓空洞症是慢性进展的脊髓疾病,起病隐潜,病程进展极缓慢,病人数年甚至十几年都毫无察觉,确诊时常常已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多以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脊髓空洞症患者一般常以头颈肩部疼痛、手部小肌肉萎缩无力或感觉迟钝而引起注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的病人身心长期受病痛煎熬,哀叹脊髓空洞症是不死的癌症。
得了脊髓空洞症有什么感觉?
脊髓空洞症疾病的临床症状因空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异。因空洞常始发于颈胸段脊髓,故多以手部不知冷热,被烫伤、被刀切伤时不知疼痛才引起注意,并常伴有手、臂的自发性疼痛、麻木、蚁走等感觉异常,但触觉可不受损害,即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当空洞波及脊髓前角时,可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可呈爪状手。随病变发展,可逐渐影响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肌肉萎缩、肌无力,导致站立和行走困难。
另外,脊髓空洞症患者也常见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上肢皮肤增厚,烧伤疤痕增生或顽固性溃疡,发绀发凉,多汗或少汗等。有的病人可以合并神经源性骨关节损害,呈现关节肿胀,关节骨质萎缩、脱钙、磨损等。
总之,脊髓空洞症发展晚期临床致残率较高,重者还可出现呼吸功能障碍。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脊髓空洞症对身体的伤害甚大。因此,对于脊髓空洞症疾病我们应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握好的治疗时间,以免病情延误。
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微信 kbr998,或拨打本院(孔氏圣德堂)24小时免费咨询预约热线:0537-5655599,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你的疑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全面呵护患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