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王先生,曾被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悸的问题折磨五年有余,最初就是在劳累后出现了胸闷、胸痛等问题,约持续了30~50分钟后自行缓解了。
看到这个案例,不少朋友可能会猜测又是一个血管狭窄、冠心病的病人吗?结果却并不是!
起初的医生也认为如此,王先生行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却并未未见明显血管狭窄。
心脏超声示:左心房大;升主动脉稍宽;左心室壁及室间隔增厚,(室间隔厚17mm,左心室后壁厚15mm);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最后,王先生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王先生最初检查出肥厚性心肌病时,医院给开服了美托洛尔缓释片与益心舒胶囊,但症状仍有反复发作,遂到曲阜孔氏圣德堂中医馆求诊。
王先生既往有20年的饮酒史,每日约500mg;20年的吸烟史,每日约20支,不过已经戒烟7年。携带的最新检查报告,动态心电图示:心搏总数142916次/24h,房性早搏102次,室性早搏7次,部分ST-T改变,心率变异性正常。
复诊: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悸,常在劳累后出现,睡眠质量差、入睡难,易醒,盗汗,大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舌下脉络粗胀,苔白腻,脉细滑。
综合来看,中医诊断王先生的问题属于【心积】,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心积的问题本虚就在于心,涉及脾肾,而大多心积患者在前期无症状,但以心、脾、肾的虚损为先,此后又不断生出痰浊、瘀血进而导致心体受损。
而到了疾病的中后期,患者便会发生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症状,并动则加重,此阶段身体正气,故应补心体助心用,益心阴以养心肌,补心气以助血运行,兼以祛邪。
之后的半年间,患者连续就诊七次,每次病情症状皆有减轻,至七诊时患者过往的胸痛、胸闷问题未再明显发作,便守七诊的方子,以此为底加减治疗,患者定期复诊,病情一直控制平稳。
在前后总计调理近一年半后,王先生复查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室间隔厚11mm,左心室后壁厚10mm;左心房稍大;室壁运动欠协调;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至此王先生状态已大大好转,遂停止服药,此后胸痛、胸闷等症状未见明显发作,2年后患者再查心脏超声:室间隔厚、左室后壁厚均正常。
总的来说,肥厚性心肌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的问题,使得此病治疗起来困难重重,但在临床实践经验中,我们能明显看出中医治疗的优势,是能达到改善心室壁重构,阻断或逆转肥厚型心肌病的。